2)第39章 为将辽东。再议。_血染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辽沈失陷后,朝廷再次启用了熊廷弼。可是辽东已经有了一个叫王化贞的猛人,王化贞收拢流民溃军,组织大家屯田砌砖头,把战线推到了辽河边,可谓是成绩卓越。

  有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猛人,来迟了一步的熊廷弼想掌权是不可能的。王化贞的排斥,加上兵部的不信任,熊廷弼只能领着五千多大兵驻守在山海关苦闷的看着王化贞折腾。

  王化贞和熊廷弼在辽东问题上所有的态度完全相反,一个主攻,一个主守。

  为了贯彻自己的观念,王化贞和熊廷弼明里暗里的互相攻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他们现在都是一心为国,希望能够借自己的手挽回辽东的残局,赢得不世的功勋,流芳千古被后人传颂。为了这个伟大的目的,两个人毫不留情的互相残杀,互相诋毁,他们之间不会有妥协,一切都是为了名,为了权,有了利。

  还是那句话: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”

  哈大全被弹劾了,被骂得这么凶,让人弹几下,也不奇怪。弹劾到了兵部,就直接被压了下来,大部分奏本被丢进了废纸堆,留下的一两本页被垫了桌子脚。

  哈大全不知道的一切就这么生着。

  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笃绝对信任王化贞,多次请求撤了熊廷弼的职务,上面的熹宗天启皇帝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准。

  再议。这是皇帝的批示。

  兵部倾向于王化贞,对于不利于王化贞的弹劾,就算是迂回战术,也逃不过老奸巨猾的文官们的眼睛。上面有人护着,自然不会轻易批示,连上交都很困难。

  哈大全也因此保住了官,没有被赶回家去放牛。至于上面的天启皇帝,每天躲在皇宫里做木匠活,连字都不认识的皇帝,听到哈大全的事,反倒觉得很新鲜。

  “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。”

  张鹤鸣在旁边补充介绍。“此人原是山野的豪强,没有受过圣贤教化,突然做了官,难免出一些荒唐的举动,不过还好心系国事,愿意为国捐躯,带着数千部属在辽沈陷落的危难之时投效国家,更与鞑子的边军大战十余场,虽未得全功,也实在是忠心可嘉啊。”张尚书不认识哈大全,他出来说话是为了王化贞,所以他在其后又补了一句。“辽东巡抚王化贞审时度势,不拘小节,知人善任,可见其为国之心,这两人都是我大明的砥柱之臣,皇上应该下诏褒奖才是。”

  还砥柱之臣,简直把两个人捧到天上去了。

  天启皇帝不认识字,却一点都不傻。他知道现在辽东全靠王化贞在支撑,现在处分王化贞,简直就是自毁长城。现在辽东战局残破,所有的人都在跑,难得有一个愿意打仗的,怎么可以处理呢。

  熊廷弼也很能打,但熊先生上下关系搞的不好,没有人喜欢他,还是王化贞好用,即能打,又识趣。

  对王化贞,要信任,要褒奖。

  对于哈大全的问题,皇帝给了一个意见。再议。

  很快所有的骂声都停止了。

  。VIP中文_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