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80章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_血染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关心难民们的疾苦。可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,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。为了解决难民问题,哈大全大量招募劳工,修复台州与金华破损的河堤,开垦河岸边得无主土地。

  这些土地被租给了参与工程的难民,每亩土地要交四层的收成做租金。只要按时足量交付十年的租金,土地就归难民所有,税赋回落到正常的水平,可以转让和自由买卖。

  有活路,有土地。报名的人流不断,许多人为了一个用工名额打破头。

  水利工程有限,用人也有限。

  为了分流难民,哈大全鼓励福建境内的作坊工厂雇佣难民,凡是雇员超过十人的商家都可以免去一部分赋税。雇员超过二十人的商户,可以得到每人一元的用工补助。雇员超过五十人的商户,能得到更多的限制商品配额,雇员越多,商户得到的好处越多。

  在利益的趋势下,商户纷纷雇佣工人。很多难民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无产阶级。

  为了让大家都吃饱,不发生工人罢工,工人起义的丑事。哈大全强制规定的用工工资额度,如果被发现恶意降低工人工资,将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。

  除了修水利,到工厂做工,还有一部分难民坐上免费的渡船,南下南洋闯天下。南洋等地的华侨,再一次大规模的增加。

  这次移民,对南洋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也彻底改变了吕宋、苏门答腊、新加坡的人口结构。三地的南洋土著,彻底沦为少数民族。

  哈大全的一系列举措抢到了民心。

  孙大爷也不是白给的,他很快就想出了对策。朝廷没钱,拿不出大笔的银子抚恤难民,也拿不出土地分给难民。

  孙大爷就是孙大爷,可谓老奸巨猾,很快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。即节省了银子,又解决了难民的问题。

  孙大爷拨出粮饷,让洪承畴、左良玉在浙江招募军队。在短短二个月时间里招募了大军三十万。

  二个多月过去,大水也退去了。浙江一带还是一片泥泽,没有办法行军。

  三十万新军,加上原来的军队,有将近四十万人。如此庞大的军队,每天吃喝的费用巨大,成为了巨大的经济负担。

  为了人尽其用,不要浪费国家资源,在大水未退的时候,这支部队被调出来围剿起义军。

  被辞退回家的杨嗣昌再次出山,出任督师专门负责追击张献忠部。

  这个任命是孙大爷提出的,很多人反对。可孙大爷说:“国家危难之时,应当人尽其才,我相信杨嗣昌。”

  朱由检说:“孙老师相信的人,我也相信。”

  杨嗣昌含泪上任,发誓不剿灭张献忠,绝不回京。

  崇祯十三年(1640)七月,张献忠西走白羊山与罗汝才会合。此时曹威、过天星欲渡江,为明官兵所阻。张献忠至,与之会合。张献忠虽累败,然气犹盛,立马江边,有不前者,辄斩之,官兵乃退,张献忠渡江后,屯驻万顷山,此时杨嗣昌才自夷陵朔舟而上。而张献忠势力已盛,连续攻下大昌、开县,北攻剑州,将入汉中。又攻绵州、泸州,至开县。

  杨嗣昌在重庆,召大将贺人龙来援,想在重庆附近与张献忠决战。

  贺人龙却拥兵自重,不愿意支援杨嗣昌,导致失去战机。

  杨嗣昌无奈,他不敢处置贺人龙,只好许诺请旨封贺人龙为平贼将军,这才调动了贺人龙的部队。

  。VIP中文_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