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二十七章嘉峪关前身_金圣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个峡谷正好就在玉门关下。

  出往西域的这条古道路本就艰险,等到了玉门关隘口处,狭谷穿山,危坡逼道,更显其威!

  玉门关踞此,形势非常险要,东通肃州(今酒泉),西达沙州(今敦煌),是河西走廊与西域联系的纽带。

  玉门关关城依山傍水,扼守南侧宽约十五公里的峡谷地带,与北侧只有百步宽的石关峡谷。

  玉门关正好处于两个峡谷的中间地带,可同时扼守南北两侧的重要通道。

  在其南侧的山谷中,由一条长达三十里的壕沟土墙横穿沙漠戈壁,北连黑山,南接祁连山余脉大峡谷流出的讨赖河。

  峡谷北部以山城壕沟为防,峡谷南部由以讨赖河谷构成了一面防备南方的天然屏障。

  其玉门关附近烽燧、墩台纵横交错,地势天成,攻防兼备,与附近的壕沟、城台、城壕、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。

  因此玉门关也被称为河西咽喉,因地势险要,建筑雄伟,有连陲锁钥之称,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!

  现今玉门关是由内城、外城、罗城、瓮城、城壕和南北两翼战壕组成,全长约三十里。

  关城城台、墩台、堡城星罗棋布,由内城、外城、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!

  形成五里一燧,十里一墩,三十里一堡,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。

  而嵬名令公就是借助玉门关的关防体系,将手中二十万夏军从南到北依次部署。

  首先嵬名令公在肃州驻扎三万河曲六军,由其亲自坐镇指挥。

  接着在玉门南部的峡谷平原一带,部署凉州兵两万五千人,由凉州都统军籍辣思义统辖。

  在玉门关所在的黑山右侧部署一万肃州军,由甘州都统军阿绰统辖,负责直面玉门关外的金军。

  在玉门关北、左侧黑山一带部署甘州监军司三万五千人,由将宣化府刺史浪讹遇移所统辖,负责玉门关左侧安全,

  在玉门关南部部署西平监军司四万大军,由西平都统军昔里钤部统辖,负责玉门南部的壕沟防线。

  在玉门关至肃州城的中间地带,嵬名令公命党项、吐蕃藩部二十部联军共四万人!

  以及藩和郡、镇夷郡,共两万大军,合计共六万大军由镇夷郡王李安全统辖,作为玉门前线的后备兵力。

  至此夏军二十万大军共分为六部,成一个器字形,依着肃州、玉门关周边两百里内部署。

  面对夏军的铜山铁壁,令对面的金军犹如面对插满刺的刺猬一般,令金军无从下手!

  自五月以来,英亲王完颜纲几次对玉门关的夏军发起试探性进攻,因为夏军严密的部署导致金军均无攻而返。

  这日,完颜纲在多次进攻玉门关计划失败后,终于对肃州城内的嵬名令公另眼相看,收起了自己之前的小视之心。

  于是为郑重起见,完颜纲召见速不台等多员将领,打算群情计策,看能不能集思广益另辟蹊径。

  ……

  空旷的帅帐内,完颜纲与速不台等其余四名将领,站在宽大的与图前。

  看着图中代表金夏的黑白二色标记,几人各抒己见,从政治,地理,天气,军事,装备,才能等多方面因素讨论接下来的军事计划。

  只见速不台手指图中夏军玉门南部防线道:“卑职还是之前的意思,我军想要攻克玉门关,就要攻其薄弱之地!

  而玉门南部防线就是夏军最薄弱之地!

  所以我军应集中一点,将全部力量汇集一拳之上,不管其他几个方向的夏军,对着玉门南线,狠狠一拳砸过去!

  只要夏军的南线一破,玉门夏军必然震动,玉门军心动荡之下,我军便可携大胜之威,一鼓作气将玉门拿下!

  一旦玉门被我军拿下,嵬名令公所谓的六圈防线,自然是荡然无存!”

  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