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9章 三千万斤_红楼从辽东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此海域是多种鱼类、虾类产卵场所,也是幼体肥育和索饵场所,是天然的极优的渔获所在之地。

  而又因为地势,左右都有大陆隔档迅风,加以此地海水不深,所以水浪平缓。

  加上随处都有岛屿,因此,此海域的水文甚是适合渔民作业。”

  陶鏴介绍完,众人才恍然大悟。

  听他这么一讲,才明白此海域的好处,同样的才明白了,他为何有刚才谈佩服将军之言。

  竟不是虚言。

  唐清安笑道。

  “自古以来出海捕鱼风险极大,海上风浪之大,令人恐惧,常有船覆人亡之事。”

  众人认真听着将军的话语。

  “而咱们的渔业,从无到有,有了如今的规模,可以说顺风顺水,除了刚开始对水文不熟,导致撞礁之三四事。

  当然,陶鏴负责船政以来,极大的提高了渔场船厂的效率,我是十分认可他的才能的。”

  陶鏴闻言,立马笑道。

  “下官倒谈不上什么功劳,不过都是各处船厂官员和大匠纷纷出策,下官结合各人的意见,采用了一些极好的办法。”

  众人说笑一番。

  然后到了船厂,先是见了传统的制船工艺流程,然后又去参观了施行了大半年的流水线船厂。

  “将军提议的流水线之法,令上下都赞叹不已,这流水线施行以来,效率提高不提,因为放开了工匠限制。

  从部件的合格率,到加快船只的营造速度,都获得了成倍的提升。”

  唐清安一路看来,满意的只点头。

  田亩一年一产,金州和金州各岛这几年来,边边角角都开发了十足,已经没有潜力可以继续挖掘。

  长白山东岸虽然地大,但是论适合开发田亩的平原,却远比不上金州。

  因此同样潜力有限,至于朝鲜各岛,虽然还有潜力可挖,但是成本也高。

  无论如何,如今光靠田亩之产,是绝对跟不上各地辽民涌入的数量的。

  唯有渔场。

  海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渔获,才是重要的解决方法。

  只不过哪怕船厂每月下船的数量连番的增长,一样跟不上辽民踊跃之数量。

  毕竟基数太浅,哪怕发展迅速,也难以跟上形势。

  这其中欠缺的时间,又是目前金州,镇江最缺的。

  不提将军如何夸奖各船厂,渔场官员和大匠们,等众人回到了署衙,唐清安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  “既然有了流水线,对工匠放低了要求,我想继续增加几条船坞,制造更大的渔船。”

  听到将军的要求,陶鏴和大小长山岛的官员们沉思起来,思考其中的利弊。

  制造更大的渔船,所消耗的精力,与未来的收获相比,能不能合算。

  现在大小长山岛的船厂,制造的渔船都是载重两千斤左右,百料渔船。

  舵水人少则三名,多则七名。

  “制造大船更费时间,且船厂经验不足需要尝试,而这些消耗用来制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m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